科学育儿郭大夫有嘢讲宝宝长了白色絮状

时间:2017-2-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

很多新手爸妈都对孩子的成长很上心,也遇到很多困惑,但是选择正确的科学的育儿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们请来新会妇幼保健院郭大夫为大家讲解育儿路上的心得:从儿童的疾病防治、营养喂养、心理行为、成长发育等各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解说科学的育儿观念,让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

儿科主任医师,新会区妇幼保健郭小芳医生。江门市名医,擅长新生儿疾病和儿童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

今日

主讲

宝宝长了白色絮状鹅口疮

究竟怎么破?

出生不久的婴儿,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

此时检查宝宝的口腔,往往可以发现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

这在医学上称为“鹅口疮”。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发的新生儿、婴幼儿口腔粘膜炎症,因患儿口腔黏膜表面会形成片状白色斑膜而得名。此外,一些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腹泻、长期使用抗菌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儿童也容易患病。

  患病初期,患儿的口腔会充血发红,舌、上下唇内侧、唇内粘膜、颊腭等处出现大量类似白雪、如针尖大小的柔软斑点,不久后斑点融合为斑片,状如奶凝块,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受损的口腔粘膜如不及时治疗将会扩大,蔓延至咽部、扁桃体、牙龈、咽喉、食道、支气管,甚至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肺念珠菌病,导致呼吸、吞咽困难。

鹅口疮的症状图

引发鹅口疮的病因

1、如果妈妈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但不需要次次消毒),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鹅口疮虽然是跟细菌感染有关,但是过分注意口腔卫生、过于干净也会引起鹅口疮的发生。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每天一次的婴幼儿餐具清洗干净后要做到彻底消毒。

  3、哺乳期的母亲要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对于已患鹅口疮的宝宝,母亲喂奶前妈妈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乳头,如果是人工喂养,每次用奶瓶前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半小时,煮沸消毒后再用。宝宝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毕煮沸消毒15分钟。

当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类似奶瓣的斑块时,不要随便揩洗,以免黏膜损伤引起细菌感染。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因此在确诊宝宝患有鹅口疮后,爸爸妈妈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加入5ml甘油或白开水调匀,涂搽在患处。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zl/174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