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中鳞癌已成最常见类型了戳文末独

时间:2020-11-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第15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于11月9日在京落下帷幕,这是世界食管疾病大会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召开。

本次大会以“食管疾病中的全球视野与新技术”为主题,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世界食管疾病协会(OESO)、亚洲胸外科医师协会(ASTS)、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医院承办。

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研究员LesMery在大会主题演讲《全球视角下的食管癌重担》中指出,食管鳞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食管癌类型,年全球食管癌新增患者为57.2万人,其中50.9万人死于食管鳞癌,占总量的89%。男性死亡人数为35.5万人,女性死亡人数为15.4万人;从生存率看,青年人罹患食管癌的生存率将会大幅提高;未来,高收入国家的食管癌发病率将会增加。

“这次大会对中国和世界同样重要,中国食管癌年手术量居世界第一,中国食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不输发达国家,中国外科医生有充足的经验与世界分享。”欧洲胸外科协会主席(ESTS)、意大利托里诺大学教授EnricoRuffini称。

记者了解到,在“腔镜手术及良性疾病”分会场上,针对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治疗方面提供了15场病例演示操作,演示人员皆为中国医生。

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患者人数占全球的55%,庞大的食管癌病例数为中国外科医生提供了大量临床案例。

“在食管癌领域,中国的外科大夫手艺非常巧。欧美国家的大型肿瘤中心每年仅有例左右食管癌患者,反医院,每年的患者数能达到0例左右,”世界食管疾病协会主席、美籍华人LukeChen对记者说,“因此,中国在食管疾病研究方面贡献颇丰,有病例打底数,欧美食管疾病研究要向中国看齐。”

中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薛奇指出,整体看我国食管疾病在基础研究领域较为欠缺,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更重基础、更细致。

“下一步我国会依托大量的病例数据,用数据支撑科研,争取希望能在世界范围级的食管疾病指南中发出声音,“薛奇称,“今后,不光会和欧美国家,还会和亚洲、非洲等国有更多合作。针对食管癌发病机理、早期筛查、诊断、新技术的应用、规范治疗,将会不断征求国际的意见。”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院长赫捷认为,大会不仅提供与西方对话的平台,更鼓励各国的年轻医生加强合作。

别走请看欧洲胸外科协会主席EnricoRuffini怎么评价我国的胸外科技术??

文/实习记者顾月冰

编辑制作:刘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获取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lcbx/39952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