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那么您知道为什么要“夏吃姜”吗?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天草木茂盛,万物生机盎然,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阳气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样,由内而外的散发到体表,所以《伤寒论》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五月就是夏至月,所以“冬吃萝卜夏吃姜”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冬至萝卜夏至姜”。夏至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跟冬至正好相反。因为白昼最长,也就是阳气最旺,此时便是体内阳气最弱的时候,再加上夏天天气炎热,人们为贪图凉快,都会习惯性的往胃里塞许多的雪糕、冷饮、冰镇啤酒等寒凉之品,所以很容易导致“胃中虚冷”,很多人这时候就容易腹泻、拉肚子。而生姜既可以升阳助阳,又具有温中祛寒的功效,此时吃上几片生姜,既能够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所讲的“春夏养阳”的法则,又可以温胃散寒,解除胃中虚冷的现象。所以民间有谚语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而且“冬吃萝卜”与“夏吃姜”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对应关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多食莱菔(萝卜)动气,惟生姜能制其毒”。看看,冬至吃萝卜吃多了,正好到夏至吃点生姜来解毒,岂不妙哉。 01tips研究表明,生姜化学组成复杂,如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姜酮、柠檬醛、芳香油、辣椒素、二苯基庚烷等多种物质,使其生物活性功能多样,食用生姜对人体的益处很多。 1、抗氧化,抑制肿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有效抑制肿瘤的作用,老年人常吃生姜还可以去除“老人斑”。 2、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当人体唾液、胃液分泌减少时会影响食欲,那么饭前吃几片生姜,能够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3、杀菌解毒 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4、防晕车,止恶心呕吐 民间常常通过食用生姜或贴内关穴来防晕车、晕船,效果明显,因此生姜也有“呕家圣药”之誉。 5、促进血行,驱散寒邪 由于着凉引起的感冒,喝些姜汤水,可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02tips1、蜂蜜生姜茶 做法:做蜂蜜生姜茶时,先切四五片生姜,放到装满清水的茶壶里煮。煮开后,加入红茶,等到温热能喝的时候,把红茶倒出加入适量蜂蜜,就可以品尝蜂蜜生姜茶啦。 2、生姜红糖水 生姜红糖水,也叫姜汤,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驱寒暖胃的偏方。由姜和红糖熬制而成,有良好的祛湿驱寒的功效,一定要趁热喝下,发一身汗,体内的寒气便会消散,整个人也会通体舒泰起来。 03tips食用生姜的五大禁忌: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分片切丝。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庢棭鏈熺殑娌荤枟鏂规硶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鐨勫ぇ鍖婚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