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63岁男性,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和胃交界处三点方向有隆起性病变,活检后施行了ESD手术。 临床医生的问题 1.粘膜肌层的双层化是怎样的表现? 2.关于粘膜肌层中的肌束成错综复杂排列情况下的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 病理图像解读 对于食管胃交界处的病变,病变部位很重要。 在浅表层,有一层由食管的多层扁平上皮(黄色)和腺上皮组成的粘膜层(桔红色) 在深部有散在的扩张的腺管(绿色) 粘膜肌层的深部可见岛状、小叶状的腺体(蓝色) 粘膜下层观察到的腺体为食管固有腺,说明这个部位原本是食管。由于它的表面有腺上皮,考虑为Barrett食管。 上图中显示小凹上皮增生的胃黏膜(深部是胃固有腺,红色虚线内),和凹陷的胃粘膜有边界(箭头所示)。 凹陷的部分可见不规则的腺管结构(蓝色虚线内所示),提示为中分化腺癌。 病理诊断 诊断: Barrett食管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 (adenocarcinomainBarrettsesophagus) 鉴别诊断:胃癌 小知识 Barrett食管: 含有Barrett粘膜的食道部分,是从胃连续延伸到食道的柱状上皮,这里不考虑否存在肠上皮化生的问题。 Barrett食管的组织学判定标准,满足以下任何一项即可 ①分布在柱状上皮下间质或粘膜下层的固有食管腺; ②被柱状上皮包围的扁平上皮细胞岛; ③双层粘膜肌; 粘膜肌层的双层化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等炎症引起的浅表肌层炎症反应,与已有的肌层融合在一起形成。用肌原性标记物可清晰的观察到肌层的走行。SM浸润是以肌板的最底层为基准进行测定。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不管癌是怎样的组织型,食管胃交界处的上下2厘米以内为中心的癌都称为交界处腺癌。因此,食管胃交界处腺癌中除包含Barrett食管腺癌,也包含胃贲门部癌。 一句话重点 食管胃交界处的病变,要注意病变的部位和周围的组织。 节选自《消化道病理》,感兴趣的医生可以阅读正版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