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不用怕,宝宝有妙法

时间:2018-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说到打嗝,大家并不陌生,又叫做膈肌痉挛。在生活中很常见,在门诊上也经常见到。各种治疗方案,都很多,甚至每个人都有几个治疗打嗝的小方法。但是如果在住院的患者中,发现打嗝的时候,一般就比较复杂。因为所在的是脑病科,大部分的打嗝都是中枢性的。即便是上了镇静类的西药,效果也很一般。所以只要请我针灸治疗的,已经是很棘手的病症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父亲一个在门诊上治疗一位打嗝患者,至于得病的原因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知道,他打嗝有三天的时间了,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不肯吃药,还晕针。因为家里人听说受到惊吓,可以止住打嗝。就用了诸多方法,给其惊吓,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我在中午的院子里读书,听到他从大门口,打嗝一直到父亲的诊室。我好奇也跟着走了进去,原来患者是父亲熟识的朋友,父亲也知道,这位朋友的秉性,针灸是不可能了,吃药也不太可能。于是父亲转身,去隔壁屋拿了一盒烟,我当时就很奇怪,父亲的抽屉里从来不缺少患者送的香烟。父亲乐呵呵地把一根烟递给患者,自己也点上一根。因为是朋友,那位大叔接过烟流利的点上,猛吸一口。伴着父亲的笑声,患者大声的咳嗽起来,脸都红了。等咳嗽止住,打嗝也竟然消失了,后来才知道父亲去隔壁把一根香烟上,涂满了清凉油。香烟点燃,清凉油随着烟进入呼吸道,产生的剧烈刺激。将全身的气机重新布置,从而达到了止呃逆的效果。后来读李可老中医的经验集,发现老先生也曾经用香烟治过呃逆,不过用的不是清凉油,而是人的指甲剪成细丝,塞到香烟里面点燃产生特别刺激的臭味。所以说是异曲同工但口味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我不吸烟,因此少了这个道具,对于怕针的患者,我通常采取的是,穴位按压,还有就是,我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最廉价的那一种,口味特别辛辣。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受寒而导致的呃逆。穴位按压,我经常用的穴位就是眉头的攒竹穴,此穴取效的关键在于,用力持续的按压,因为门诊的时间总是有限,对于这种,怕针患者,我通常是,在穴位上贴上两个耳穴贴。让患者自己按压三到五分钟。

医院里住院的患者,这些简单的方法,往往很难奏效。所以针灸在这个时候是很有必要的。考虑到患者一直在呃逆,气机不定,我通常会选择全息穴位,进行最初的治疗。记得是去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时还在骨科,轮转学习。就被内科的一个电话,被叫去会诊。匆忙来到二楼,才发现是一位脑梗的患者,连续三天出现了打嗝,无法安睡。中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于是请求会诊,针灸治疗。因为长期呃逆,血压心率一直不稳定,而且出现了头晕的症状。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止住呃逆,当时手里只有一寸的毫针。于是迅速在患者的右手中指,中魁穴向心平刺一针。

呃逆瞬间止住了,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句玉龙歌诀,牙痛阵阵苦煎熬,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反胃并吐食,中魁奇穴没交偏。其实这个穴位,用全息的理论进行解释也非常合理。如果将中指当作人的整个身体,那么针刺中魁穴,就相当于在人后背做一个向下的牵引动。又因为人的气机是左升右降,针刺右手针尖向心,也是在引气下行。在止住呃逆之后,我马上又开始了针灸辩证体系,进行一个完整的针灸治疗。针刺风池,风府针感向颅内传导,达到安神作用,同时根据患者脾胃虚弱,针刺足三里,中脘穴。平降胃气,强刺内关穴,同时在后背膈俞,肝俞,进行皮内针卖刺,疏解肝气,巩固疗效。下面介绍几个实用的止呃逆方法,1清凉香烟法吸一口抹上清凉油的香烟,或是喝上一只藿香正气水2风湿膏按压法,除掉了上文的,攒竹穴按压法,还可以在右手中魁穴,进行耳穴压丸按压,同时裹上一条风湿膏,巩固疗效。3喝水弯腰法,喝几口温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目的。

4深呼吸按压法,在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作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公分,在黑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同时在按压时深呼吸。中医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

《内经》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胃为气逆为哕。”《灵枢·口问》曰:“谷人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人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并提出了预后及简易疗法,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谓:“病深者,其声哕。”《灵枢·杂病》谓:“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其分为属寒,属虚热,属实三证论治,为后世按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道手术后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呃逆的病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并与肺、肝、肾有关。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间,肺胃均有经脉与膈相连;肺气、胃气同主降,·若肺胃之气逆,皆可使膈间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而生呃逆;肺开窍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与呃逆发生有关。产生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实证胃中寒冷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胃火上逆症状: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气机郁滞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虚证

脾胃阳虚

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毗白,手足不温,食少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胃阴不足

症状: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和胃止呃转归预后呃逆一证,病情轻重差别极大,一时性呃逆,大多轻浅,只需简单处理;可不药而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服药后也多治愈。若慢性危重病证后期出现呃逆者,多为病情恶化,胃气将绝,元气欲脱的危候。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呃逆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病因主要是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与肺、肝、肾有关。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打嗝?别怕!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zl/197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