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肿食管癌单病种团队这群医生的研究被

时间:2021-3-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治疗首席专家傅剑华介绍,中国食管癌高发,发病与死亡数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早期食管癌能直接在内镜下切除,治愈率高,但这一癌症却往往难以早期发现。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新诊断食管癌多例,有70%-80%都已经是局部晚期或晚期。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食管癌MDT会诊现场,讨论复杂病例

建立广东食管癌数据库

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创造医疗“第一”的中肿食管癌MDT团队,成立于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食管癌MDT团队之一。

在戎铁华教授、傅剑华教授和刘孟忠教授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该团队整合了外科、内科、放疗、内镜、影像、分子诊断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融合创新技术,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屡获佳绩,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食管癌专科诊疗团队之一,也是广东食管癌临床和科研的核心团队。

中肿食管癌MDT团队致力于食管癌的分期诊断、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据统计,该团队每年共接诊病人达3万人次,其中食管癌联合门诊接诊人次,收治食管癌患者人次。每年有人次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放疗0余人次,化疗余人次。

年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是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的I类公益独立法人单位。该所在全省范围建立完善的食管癌数据库,积极开展高发地区人群的防治干预,协助制订系统的预防政策,有效整合广东各级医疗单位的科研诊治力量。该所先后在汕头和高州设立分中心,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推广“早诊早治”和先进的综合治疗理念,提升全省防治水平,使更多患者获益。

设立汕头分中心

研发AI产品辅助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助于实现肿瘤的临床治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中肿食管癌MDT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技术,与腾讯公司合作研发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对食管癌进行筛查,可以有效提高筛查准确度,促进准确治疗,有望攻克早期食管癌难筛查的世界难题,也有助于消除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给患者提供水平一致的诊断和治疗。

在手术领域,中肿食管癌MDT团队与国际医学界的发展同步,抢占国内技术高地,积极开展机器人手术。在食管癌首席专家傅剑华教授的带领下,中肿食管癌MDT团队完成了余例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手术,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食管癌腔镜手术COE培训中心,每年定期举办4期学习班,医院高年资胸外科专家开办培训课程,培养能够操控机器人完成手术的精英医生。

中肿食管癌MDT团队还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打造食管癌网络交流平台。该所成立了“网络学院”,已完成录制食管癌系列课程22部,服务17个省市自治区病患,为提高我国食管癌治疗水平发挥重大作用。

团队合影

新研究让患者生存期延长近50%

近年来,为给患者“续命”,中肿食管癌MDT不断探索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案。

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只做手术的话,疗效并不理想,且缺乏有效安全的综合治疗方案。该团队利用术前放化疗、微创手术和高通量组学等先进技术,在食管癌术前放化疗、食管癌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傅剑华、刘孟忠教授牵头开展“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对比单纯手术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试验(NEOCRTEC)”。结果显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如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中位生存期可延长到的.1个月,比单纯做手术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将近50%,该研究奠定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模式在国内外的地位。

杨弘副主任医师代表研究团队受邀在年欧洲肿瘤学年会报告该研究成果,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yw/39958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