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刘医生查阅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关于年全球食管癌预估的数据,真是触目惊心。大家请看,年全球食管癌预估发病人数为60万(男性42万,女性18万),全球食管癌预估死亡人数为54万(男性37万,女性17万);我们再看一下关于中国食管癌的数据,年中国食管癌预估发病人数为32万(男性22万,女性10万),中国食管癌预估死亡人数为30万(男性21万,女性9万)。 从WHO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首先食管癌的预后仍然非常的糟糕,无论是全球数据还是中国数据,死亡人数与发病人数之比都在90%左右,其次,我国的食管癌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占全球一半以上,而我们中国的总人口数只占全球的20%左右,食管癌第一大国可不是光荣的称号。刘医生总觉得我们需要做点什么以降低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争取早日摘下食管癌大国的帽子。刘医生又去查了下相关的资料,发现食管癌其实喜欢四样东西,热、霉、烟和酒,食管癌这个坏东西为什么喜欢这四样东西,让刘医生给您一一道来。 首先看一下“热”。我们中国人喜欢说一句趁热吃,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科学研究表明,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在36.5~37.2℃。在日常的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左右,超过65℃便足以烫伤粘膜,食用以后,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当进食过烫食物后,食管粘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偶尔食用后食管粘膜会自我修复,但是食管粘膜长期遭受过热虐待后,它也会力不从心,会走上恶变的歧途。因此,我们喜欢吃火锅,烧烤,以及饮热茶的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偶尔为之问题不大,长期保持“趁热吃”的习惯可不好喔。因此,第一个建议,不要“热倒食管”。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霉”。中华民族有崇尚节约的光荣传统,但是,刘医生要提醒一句,节约光荣,但是,过度节约有害身体。比如,我们有些老百姓不舍得扔掉霉变的食物,认为这些食物扔掉可惜,实际上霉变的食物发霉之后会产生大量的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可厉害着呢,长期食用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相当于长期用有害化学物质攻击我们自己的食管粘膜,何苦呢,您就不怕黄曲霉素诱导食管恶性肿瘤?另外和霉有点类似的还包括,腌制食品其实也不要多吃,我们中华民族美食遍天下,腌制食品更是一绝,刘医生有时候也吃这些食品,但刘医生还是要提醒一下,腌制食品含有或多或少的亚硝酸盐,WHO已经将之列入不安全食物,腌制食品美味,但也不能贪吃喔。因此,第二个建议,不要“霉倒食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烟”。烟其实是一个坏东西,刘医生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自己不抽烟,而且还有点讨厌别人抽烟。大家可能认为抽烟对肺影响比较大,事实确实如此,抽烟患者肺癌发病率明显的高,但是,抽烟对食管也有较大的影响。您想想,食管粘膜这么娇嫩的宝宝长期被烟熏能行么,不把食管粘膜熏坏才怪。科学数据告诉我们,吸烟者食管癌发病率增加3-8倍。因此,第三个建议,不要“熏倒食管”。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酒”。其实,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中华民族有长达几千年的酒文化,但是存在的不代表就是合理的,长期过量饮用高度烈性酒一定会对我们的食管粘膜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