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显示,在众多癌症中,食管癌发病率仅排在第6位,但死亡率排在第4位,超过了发病率高于其的结直肠癌、乳腺癌。 这种情况的出现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 相较肺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症类型 大众对于食管癌的认识不足 以致发现较晚 那么,食管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食管癌又该如何预防? 避免“高危因素” 管住嘴能防食管癌 食管癌的发病复杂,没有直接原因,但是据流行病学调查,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高危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 喜欢喝热茶、“趁热吃”烫的食物,常吃坚硬粗糙食物,好饮酒尤其是烈性酒,经常吃含有致癌物质如亚硝胺、黄曲霉素的食物等,都会在日积月累中对食管造成一定的影响。 营养状态 缺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某些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也是食管癌高危因素。 预防食道癌 主要靠管住嘴 对此,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做到这几点 吃新鲜的食物,尽量远离腌制、熏制和烧烤食品,少吃太辣的食物,麻辣烫、火锅、烧烤等往往又烫又辣,不建议常吃。 少食用太热的食物和饮料,汤、茶不妨等凉一些再喝。 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避免吃饭太快,吃饭应细嚼慢咽,以20~30分钟为宜。 不要存放过多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适量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重视“蛛丝马迹” 早期食道癌有迹可循 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理论上,一些食管癌可以早期发现并可完全治愈。但是食管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经常是一旦发现就到了中晚期。 事实上,早期食道癌 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 加以注意的话 会有以下“蛛丝马迹” 咽下哽噎感 咽下哽噎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早期食道癌症状,相对出现得较早,吃偏硬的食物如馒头等容易感觉“噎了一下” 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 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刺激性食物最为显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可被解痛剂暂时缓解。 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 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 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 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吃东西会越来越受影响,慢慢地像面条这种比较软的食物也吃不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症状都不是典型症状 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 吞咽困难或咽喉异物感易被忽略,往往会被认为是咽炎、喉炎,食管烧灼感误以为是反流所致,更年期女性往往以为是情绪不佳、情志抑郁所致,认为是郁证或梅核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可疑症状,应该及时进行体检或者寻求专科大夫的帮助,过于忽视和过于紧张都不是好的选择。 小贴士 轻松鉴别食道癌早期症状与咽炎 一、食道癌与咽炎都有咽喉部的异物感,但慢性咽炎的咽喉异物感在安静时明显,在进食时减轻或消失,进食后又出现,且进食时没有阻挡感;而食道癌则是在吞咽时有异物感并且常伴胸骨后痛、烧灼感等。 二、食道癌早期与慢性咽炎均可出现咽部不适的症状,但食道癌早期尚未出现吞咽困难时的咽部不适症状,慢性咽炎多表现是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为咽部干燥、闷胀感、紧缩感并常有胸骨后压迫、嗳气等;其咽部不适主要是干燥、瘙痒、灼热感等,并且这些症状可引起病人频繁的咳嗽。 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镜:把眼睛放进食管去检查 食管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胃镜,能够及时发现食管以及十二指肠和胃的问题。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较新的检查手段,俗称“超声胃镜”,简单说就是在普通胃镜上带一个超声探头,能比较精确地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程度,换言之,就是能“看看”癌肿有多“厚”,还能测出管壁外面的淋巴有没有转移。 其他检查手段还包括CT检查、消化道造影、核磁共振检查等,同时推荐有条件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其对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非常有帮助。 来源:健康中国头条、中国医药报、人民网 首都疫苗与免疫赞赏 长按白癜风症状图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