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食管癌发生在我国,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我国华北太行山区(包括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山西阳城等十几个县市)、陕豫鄂秦岭和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广东潮州地区等地是食管癌的高发区。 老家是这些地方的朋友需要注意,因为高发区的居民移居到低发区后,食管癌仍然保持相对高发,可高于当地居民5~8倍。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头脑里要有预防这根弦。 食管癌有何症状 早期 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中晚期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如何早发现 食管癌的典型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但有这样的症状多半已是中晚期表现。若40岁以上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出现一些可疑症状也要警惕,及时排查: ◆轻微的或偶尔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与进食无关的食管内异物感; ◆咽部干燥及颈部紧缩感; ◆进食时在食管行经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滞感 这些轻微的症状可能对早期发现病变有帮助,但症状始终不是最好的发现办法,因为食管癌长大到一定程度影响了吞咽会被自身察觉到。 01 内镜检查 要想在没有症状的阶段就发现异样,需要靠内镜检查,食管内镜检查其实就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的过程中要经过食管,也能对食管进行观察。 02 基因检测 另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即进行易感基因检测。因为食道癌不是直接遗传性疾病,但是具有遗传易感性。食道癌的发病常常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食道癌,那么他的子女患食道癌的机会会比一般人多几倍。 食管癌致病因素 食管癌是一种吃出来的癌,不仅和吃的食物种类有关,还和吃的习惯有关。 食道的的功能很简单,主要是输送食物,经常要摩擦所以粘膜表面覆盖一层“耐磨”的鳞状上皮,但不“耐烫”,与人体体温相当(37℃)的东西吃下去完全没有关系,40~50℃属于温热,它也能接受。 但一旦超过60℃,甚至80~90℃的东西吃下去那就不行了,这么烫的食物不仅会烫坏口腔黏膜,还会烫坏看不到的食管黏膜。 长期吃得过烫、过快、过粗,都是在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道的粘膜长期处于修复状态,再加上烟酒等致癌因素刺激,食道粘膜细胞癌变的几率明显增加。 食道癌病因复杂,由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除了吃的过烫,公认的有以下几点 1、饮食习惯:吃的烫,还快、喜好饮烈性酒。 2、致癌物质: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肉、鱼露、虾酱等含有亚硝酸盐,其体内代谢产物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 3、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食管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庭聚集现象,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4、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如巴雷特食管、慢性食管炎症、食管粘膜损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等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5、营养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食物、饮水和土壤内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最后,劝各位戒掉、改掉这些不利与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例如,进食过烫的食物对健康不利,所谓“病从口入”食管在“战地前线”,滚烫的食物接触食道粘膜造成直接损伤。 所以我们吃饭、喝汤、喝茶时,稍微凉一凉味道其实也一样好,至少让食道不至于受伤。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只是一些习惯和观念需要改。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