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食道癌疾病现状,规避病发风险(2) 食道癌的危险因素食道癌原发于食管上皮,通常男性病发多于女性。常见两种类型:鳞癌,腺癌。研究发现食道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存在于腌制的酸菜内,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资,我国河南林县是食管癌多发县,可能与食用酸菜有关; 真菌食品:长时间食用霉变的食品,可能致使食管炎、食道癌的产生,研究发现食管癌多发地区食用的酸菜含大量的霉菌 饮食习惯:喜欢吃滚烫的食品,或常常吃粗粮,狼吞虎咽,长时间进食硬渣食品也会刺激食道 饮酒吸烟:饮酒、吸烟被认为是食道癌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增加DNA的损伤,特别长时间饮用烈性酒。 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食道癌有一定遗传倾向性、家族聚集性。故一级亲属有食道癌病史者,更要注意避免以上危险因素。 为什么这些地方食道癌发病率如此高?据统计,我国的食道癌较为多发,且食道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地区较为集中,主要的多发区域在河南、、山西3省交界地区,其中河南省病死率最高。年平均病死率在/10万以上的县市有19个,究其缘由,可能与这些地区的人们大多习惯吃酸菜和腌制食品,这些食品中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属于食道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还有一些人喜欢吃烫食、进食过快,也容易刺激食管黏膜,致使癌变。同时,食道癌的病发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与食道癌的地区聚集性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干研究:一样生活在食道癌多发区,吃一样的食品,饮一样的水,为何有些人患了食管癌,而有些人却安然无恙?除环境因素以外,遗传因素在疾病的产生进程中也发挥侧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大部分上皮来源的肿瘤是从癌前病变逐渐发展而来的,在进展期肿瘤中存在着广泛的基因组异质性。TP53基因在高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患者样本中存在高频突变,但在非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中几乎没有发现。 通过辨认肿瘤开始发展时的关键信息点(基因突变),可以在其初期阶段就做出诊断,相对提高医治的有效性。研究发现CYP2E1基因的cl/cl基因型和GSTM1基因缺失基因型是中国人食道癌的遗传易感因素,这两个基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携带这两种基因型的人罹患食道癌的风险比不携带的人高8倍。 食道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医治虽有进步,但效果依然使人懊丧,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有效地初期预防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yf/13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