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始是中国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提倡政府、社会、小我私家努力行动起来,人人到场、人人努力、人人享有,打造康健支持性情况,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停止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作为长期奋战在肿瘤治疗一线的医生,肿瘤防治选择责无旁贷,我今天特意翻译了相关的文章,让我们更加清晰了解中国肿瘤的现状和相关的预防、筛查和控制措施,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每一个人做好癌症防治工作。 中国癌症现状:对比年全球癌症统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摘要癌症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描绘中国的癌症模式将提供有关如何更有效地应对癌症的基本知识。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了几份癌症负担报告,包括《年全球癌症统计》和《年中国癌症统计》以及GLOBCAN在线数据库,以调查与美国和英国之间癌症模式的差异。年,中国估计有万例新癌症病例和万例新癌症死亡。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的癌症发病率较低,但与英国和美国相比,癌症死亡率分别高出30%和40%,在中国36.4%的癌症相关死亡来自消化道癌症(胃癌,肝癌和食道癌),并且预后相对较差。相比之下,在美国或英国,消化系统癌症死亡仅占总癌症死亡的≤5%。在中国,死亡率较高的其他原因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诊断率较低,以及不同地区执行的临床癌症治疗策略不一致。中国正处于癌症过渡期,癌症的疾病谱正在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另一个发达国家变化,除了感染相关和消化道癌症的高发率之外,大肠癌、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的癌症负担也在迅速增加。从年到年,中国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西方化癌症(即大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却有所下降。估计有40%的风险因素可归因于环境,以及中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因素。在中国,吸烟是最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在男性中约占24.5%。慢性感染是另一个重要的可预防的癌症病因,约占17%的癌症。中国全面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应包括有效的控烟政策,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扩大有效筛查,教育和疫苗接种计划的覆盖面,以更好地提高对公众的意识控制。关键词:全球,癌症模式,中国,美国,英国,致癌危险因素,吸烟,慢性感染,西化生活方式,癌症控制策略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一级预防据估计,约40%的风险因素归因于环境和生活方式条件,在中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均可预防(表3)。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导致个体癌症风险的风险归因分数差异很大(表3)。烟草是全世界癌症的主要原因,接近20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吸烟有关,并且造成了全球70%以上的肺癌病例。此外,据估计,在中国,美国和英国,分别有24.5%,23.6%和17.7%的男性癌症是由于吸烟引起的。中国女性的吸烟率(?3%)相对较低(美国,15.3%;英国,20%),但仍约占女性癌症的2.4%。但是,已经发现,中国有更多女性暴露于二手烟,癌症的归因风险为3.4%,而美国为0.3%。由于烟草流行对公共卫生的有害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年发布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旨在降低全球卷烟消费率。自年代以来,美国是第一个实施严格的烟草控制运动的国家,吸烟运动的人数因此不断减少,从年的42%下降到年的14%。因此,从年到年,美国男性的肺癌死亡率降低了43%。在这方面,英国采取了最有效的控烟措施,将吸烟率降低了近50%。从年代的接近50%下降到年的15%。肺癌发病率下降了25%以上,死亡率一直在不断下降,从年到年下降了35%。但是,中国的控烟形势仍然不尽人意。根据《年中国烟草控制报告》,发现成年男性吸烟率50%,这与中国男性肺癌的持续高发率相符。同时,中国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更可能与二手烟暴露或职业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在中国,可预防的最大癌症来源是慢性感染,约占中国所有癌症的17%,主要由幽门螺杆菌(胃癌),乙肝病毒(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组成相比之下,美国或英国只有不到4%的癌症归因于这些慢性感染。预防与感染有关的癌症的最有效策略是针对这些致癌病毒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并制定消除这些细菌的更好的灭绝方法。在中国,超过78%的肝癌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中国最近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自年以来实施的婴儿常规HBV常规免疫接种。此后,年龄在1岁和4岁之间的儿童中的乙型肝炎抗原(HBsAg)患病率下降了90%,在5-9岁和10-14岁的人群中分别下降了86%和72%。宫颈癌的公认生物学病因是HPV感染,其中HPV16和HPV18感染占全世界宫颈癌的70%以上。HPV疫苗接种于年在美国首次引入,此后,在14到19岁之间的女性中HPV的流行率已从接种前时代(-)的11.5%降至接种后时代(-)的5.1%。中国的HPV疫苗接种已经滞后了10多年,直到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种二价疫苗,但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计划。EBV感染是与鼻咽癌(NPC)发生有关的已知危险因素。它造成了约30%的NPC病例和约40%的全球华南地区与NPC相关的死亡。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EBV感染的疫苗可以对抗NPC。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是胃癌的最强危险因素。与英国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56%)(英国为35.5%,美国为35.6%),这可能是英国和美国胃癌发生率低的原因(5/10万)。在中国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从年至年每年下降5.3%,从年至年每年下降1.8%,而且胃癌的死亡率也下降了,从年至年每年下降7.5%,从年到年,这一比例为2.3%,中国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这些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据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以人群为基础的更广泛的筛查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更广泛的认识导致幽门螺杆菌流行率下降。尽管尚未完全阐明,但饮食和生活方式成分对于在中国观察到的高发生率癌症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营养不良或亚硝胺污染的摄入食物可能是上消化道癌高发的关键因素。从年到年,中国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每年下降1.8%–5.5%,这归因于卫生状况的改善,采用冷藏的更好的食物储藏和少食盐分但更多的营养食品,例如水果和蔬菜。同时,在中国经历的西式生活方式转变导致胰腺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增加,这可能受红色/加工肉类的大量食用,肥胖症增加的影响和中国人久坐的生活方式。癌症筛查以早期发现癌症基于人群的筛查计划的实施可以显着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英国从年代开始对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进行全国人群癌症筛查,从年开始对肠癌进行一项癌症筛查,从而降低了癌症负担,相应地降低了在年至年期间的死亡率,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从28.92降为每10万的15.90,而宫颈癌的发病率则从每,人中的4.78降为1.64。在–年间,男性结肠直肠癌的死亡率从每,人中14.36降至12.67,女性从每,人中8.97降低至8.26。适当的筛查方法要达到较高的人群覆盖率和对目标人群的依从性,对筛查效果至关重要。已经发现,美国筛查计划的依从率相对较高,筛查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的依从率分别为71.5%,83%和62%。自年以来,几个欧洲国家也开始对这三种癌症进行筛查,到年,欧盟对宫颈癌的实际筛查率为72%,乳腺癌为95%。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无全国范围的癌症筛查方法,但政府自年以来已在高风险地区实施了几项基于人群的癌症筛查,涉及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肝癌,肺癌,鼻咽癌和女性乳腺癌。此外,自费自发性筛查在城市地区也越来越普遍。这些筛查程序可以部分解释中国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在中国进行癌症筛查的主要障碍是,整个国家的人口覆盖率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例如,尽管自年开始实施,目前最大的女性乳房筛查计划的覆盖率已达到目标人群的50%。筛查癌症有很多好处,但并非没有潜在的风险。并非所有在筛查中检出的癌前病变或癌都可能有症状或危及生命。过度诊断的风险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并且造成的危害大于收益。近几十年来,包括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中,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死亡率相对稳定,这可能受到超声或PSA检测筛查这两种癌症的过度诊断的严重影响。因此,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队建议取消使用PSA检测的常规筛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下降。但是,在英国和中国等广泛使用PSA检测的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当前中国的癌症控制策略尽管与英国和美国相比,中国的癌症发病率通常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以及西方生活方式的增加,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癌症负担仍将增加。相应地,在中国,大肠癌、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并且消化道癌症或与感染相关的癌症,例如肝癌和胃癌,这些疾病通常发生在较不发达国家。我国相对滞后的癌症控制策略会使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政府实施的国家癌症控制计划应根据发达国家已建立的循证癌症的最佳实践或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同时,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癌症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巨大的人口规模、不同地区癌症负担的优先次序以及医疗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可获得性。总之,在中国减少癌症负担的有效策略应采取全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迫切需要更多的公众意识和培训,以缩小先进的循证癌症预防知识之间的差距,以减少已确定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被认为是最具潜在成本效益的在长期癌症控制期间采取的措施。应起草或更严格的烟草控制政策,并应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我们还建议扩大有效筛查,教育和疫苗接种计划的覆盖面。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原文: Feng,RM;Zong,YN;Cao,SM;etal.CurrentcancersituationinChina:goodorbadnewsfromthe?GlobalCancerStatistics?[J].CancerCommun(Lond).,39(1):22 译者述评: 为了远离癌症我们至少可以做好如下几点: 生活方式上:严格禁烟,包括远离二手烟 加强运动、控制体重 饮食习惯上: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红肉及加工肉类 感染控制:乙肝疫苗接种 宫颈癌疫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 早期筛查:重视体检 避免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 译者简介: 靳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核宝源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