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旅发委主任和仕勇发表主题演讲谈丽江旅游的发展与未来 12月11日上午,在第二届《大家》丽江中国(国际)当代文学论坛行将闭幕之际,丽江市旅发委主任和仕勇发表了专题演讲,提出了文学与旅游“文以景生,景以文传”的关系,继而针对旅游业在丽江的地位、对现状的剖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与38位来自国内外的文学“大家”们共同探讨丽江旅游的未来。 回顾历史凸显旅游业重要地位 和仕勇主任先以“文以景生,景以文传”引出文学与旅游的关系,文学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学具有导游、兴游作用,作家在作品中对旅游景点、旅游文化的独特诠释为旅游增加了亮点,起到了无形的宣扬和带动作用。丽江旅游得益于祖先文化遗产的保存,丽江与文学文艺结下了深深情缘,如今,两次举行中国当代文学论坛,这1情缘势必永续。 丽江市旅发委主任和仕勇发表专题演讲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丽江旅游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转型、提升等五个阶段。丽江立足实际,确立了“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材推动和全面开放”六大发展战略,2008年作出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部署。旅游业的接待范围和综合效益有了大幅度的跃升,城市的旅游、休闲、文娱功能更加完善,之前建成的旅游设施逐渐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硬件建设被更大体量、更上档次和更现代化的设施所取代,软件建设上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五个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之一。 2013年9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旅游强省战略,丽江顺手推舟,作出“打造丽江文化硅谷”、建设“世界文化名市”的部署,突出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增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会,加快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标志着丽江旅游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已不再满足数量的增加,而是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从“人无我有”向“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方向迈进,旅游业对相干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空间布局、环境质量、承载能力、发展潜力、旅游功能不断提升,丽江成功创建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 旅游业是丽江实现从农业时期向后工业时期历史性逾越的决定性气力,被誉为丽江的“生命产业”,是丽江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开放产业以、绿色产业和梦想产业。旅游产业是丽江的“生命产业”,是丽江经济的“摇钱树”,是丽江发展的“发动机”。在新形势下,丽江的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持、繁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在丽江,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就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就业工程,就是抓文化建设,就是抓城镇建设,就是抓扶贫奔小康,就是抓城市品牌,就是抓“三农”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丽江的全域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好发展壮大旅游业这条门路,中国梦丽江新篇章才能谱写得更美好。 丽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多年来,丽江旅游业始终遵守“保护自然、宏扬文化、彰显特点、融会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旅游先导、基础先行、品牌带动、改革创新、融会发展、扩大开放的发展路径。丽江旅游业发展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丽江市旅发委主任和仕勇发表专题演讲 1、竞争的加重。目前,我国旅游业出现出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态势。世界各大饭店公司、各大旅游团体都进入国内,国际竞争在中国本土上展开,国内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的一个战略重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层见叠出,国内旅游市场正加快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的接轨。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均提出把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其中24个省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治疗白癜风医院省内其他州市也结合本身资源优势,纷纭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剧烈。 2、本身的不足。从旅游发展观念来看,思想解放不足,理念陈腐,对旅游发展的新情况、新常态研究重视不够;从旅游空间布局来看,以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为主的“一体”发展靠前,而以泸沽湖、程海为主的“东翼”,以老君山、金沙江沿线为主的“西翼”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旅游资源综合效益未充分发挥,全境旅游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从旅游产品研发来看,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高端产品不足;从旅游市场监管来看,综合监管机制不健全,依法治旅的进程任重道远;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城市旅游公共交通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全面买通;是从旅游消费构成来看,来丽游客人均消费不高、停留天数较短,景区门票在旅游消费中占比偏高。 泛论丽江旅游业的未来发展 随着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我国旅游业正在迎来一个大调剂、大变革、大逾越的新阶段,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23十年,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更好更快的黄金期。“10三五”期间,丽江将牢固建立旅游兴丽江兴,旅游业就是丽江的生命产业,丽江的发展必须与旅游业融会发展的观念。 现场文学“大家”们 提速推动东出攀枝花进成渝,西进怒江出缅甸,北上迪庆、甘孜进藏区腹地,南下大理接滇中的立体交通格局。依托雄奇峻美、风光娟秀、风情浓郁,具有品位高、独特性、差异化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高出发点、高水平谋划,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质量和水平,增进旅游业由观光型、门票经济型向休闲度假、健康养生转变,把丽江打造为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务必处理好三个关系: 1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守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积极营建公然公正、同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建立健全旅游投资引导机制,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全力搭建旅游人材保障平台偏方治疗白癜风,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强化旅游宣扬推行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来扩大旅游需求来“拉”。另一方面坚持高端精品与大众消费同步发展,加强对旅游供给科学调控,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与保障,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创造新的有效需求,切实扩大旅游供给去“推”,左右开弓、同时发力,增进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是业内与业外融会的关系。大力推动旅游与1、2、3产业融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领域深度融会。大力催生乡村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养生旅游、科学探险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与优良资源、优势资本相结合,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 做好5项工作 第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增强旅游服务效力,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将传统产品升级和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发展转变;推动市场主体由传统景区、旅行社、饭店等传统要素企业向现代化、规模化、集团化、融会化转变;推动政府职能由建景区、建基础设施、做公共服务、定游戏规则、强市场监管逐步回归转变;推动旅游科技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的普遍使用转变;推动旅游服务范畴由旅游时段向非旅游时段延伸,通过一日游、周边游、自驾游、度假游、农业观光旅游等不断扩大旅游外延,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和旅游服务。加快丽江旅游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参加专题演讲的的“大家”们和观众 第二,项目拉动,文化引领。实行大项目拉动战略,重点推动旅游交通、会展商务、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度假区、国家公园、旅游小镇、智慧城市、旅游城市综合体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重视引进康体养生、运动休闲、养老度假等新业态项目,深入发掘旅游资源,以精彩的创意,培养新的精品。全面推动丽攀、滇藏及周边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优化布局一批旅游交通设施建设项目,提升优化丽江3义国际机场和泸沽湖机场的航空服务,加大国际、国内、省内航线开通力度,争取开通与国内知名景区的直飞航线,借助外力,探索采取经停的方式下降航线开发本钱。优化丽江古城智慧旅游及深度开发、玉龙雪山度假项目提升等优良存量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泸沽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程海养生旅游度假区计划实行,推动老君山国家公园深度开发,加快拉市海特色旅游建设,积极发展金沙江中游库区旅游,打造虎跳峡、三股水、长江第一湾、巨甸金沙江沿线“油画走廊”,大力研发特点化、民族化的旅游商品。强化文旅互动,“打造丽江文化硅谷、建设世界文化名市”,重点打造丽江“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品牌,用文化引领丽江旅游向高等级、高层次发展。 第三,生态优先,践行环保。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宏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更好地保护丽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好雪山、水系、森林、耕地、古城及自然村落,处理好旅游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良之间的关系,构建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发展的新机制,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突出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实行产业替换,推动生态补偿试点,控制旅游环境容量,构成勤俭资源、保护环境、公道开发的旅游生态发展格局。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演讲 第四,全域旅游,城乡兼顾。全面兼顾丽江“一区四县”旅游资源,站在全局的角度,公道布局和开发旅游资源,对城镇、企业、社区等全域进行景区化打造,逐步实现“全域旅游”。提升优化“一体”(丽江古城及玉龙雪山核心旅游区),由范围扩张型向内涵增长型转变。丽江新城区及玉龙新区围绕强化会聚效应、拓展城市职能、优化内部空间的空间发展策略,建立适应城市与旅游协调发展的空间新格局,构成功能公道、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中心城区和旅游服务中心。打造丽江旅游“1江一路”,加大旅游引导资金投入,重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旅游、民族风情、湖泊养生、休闲农业等产品的开发,扩大容量,提升品质,强化促销,分流游客,增进“西翼一廊”(玉龙)、“东翼三角”(宁蒗、永胜、华坪)旅游的全面发展。推动旅游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将散落在山水林田湖之中的乡镇、自然村落进行旅游先导型景观风采改造。政府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主导,本地居民投入补充,增进旅游产业与“三农”协调发展,积极兼顾城乡发展,探访旅游产业反哺农业的协调发展之路,为特点农产品的开发提供市场空间,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拓展就业空间和增进居民增收方面的综合带动效应,扩大旅游发展的受益面,提高社会对旅游发展的认同度和游客满意度,在全市构成“人人为旅游、人人促旅游”的良好风气,努力营建文明和谐的人文旅游环境,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城乡景旅一体化丽江全域旅游新格局。着眼于构成滇西北、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区域、辐射我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国家3大旅游合作圈层,主动承当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联动效应,增进区域旅游资源与线路整合。 第五,创新驱动,融会发展。紧紧围绕旅游转型升级,强化改革和创新意识,通过旅游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智慧旅游产业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全市各涉旅部门和旅游景区的兼顾调和,避免“各自为政”,齐心发展旅游,突出“旅游 ”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产业融会力度,强化文旅互动,突出科技创新,打破一二3产业界限,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增进全市经济的调和、健康发展。加快实行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大数据来帮助监测旅游络舆情、服务旅游目的地和架构智慧旅游城市系统,大力提升旅游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来源:姬祥虎) 【新浪旅游声明】本文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bj/9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