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显著升高癌症风险,现在开始改变生活

时间:2025/7/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原创王大宝医学界肿瘤频道收录于合集#肿瘤奇妙研究1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血糖控制不佳也会促进癌症

奶茶、奶油蛋糕、甜品……光是听到这些,脸上都会出现笑容~然而,这些甜食也是血糖高的元凶之一。

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年版)》指出我国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T1DM)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男性高于女性(至年全国调查结果为12.1%和10.3%)[1]。

年,JNCI发表了一篇有关T2DM与癌症发病率的文章。研究人员发现,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事件中,T2DM与结肠直肠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较高风险相关[2]。

近期,一项研究表示在中国人群中,糖尿病也与癌症风险息息相关!

中国30年随访数据显示,糖尿病与癌症风险相关!

今年3月份,一项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图1),探讨了自年以来被诊断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或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的中国成年人的癌症预测因素,并持续随访长达30年。这不仅补充我国此方面研究数据的空白,更进一步细分研究了不同血糖状态对癌症进展的影响。

图1文章标题截图来源:BritishJournalofCancer

年,研究团队从中国大庆的名居民中筛选了名不同血糖状态的参与者,他们被跟踪长达30年以获得癌症结果。所有参与者在入组时都没有癌症病史。此外,名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参加了一项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随机临床试验。

图2.研究设计与参与者

在27年(IQR:15-30年)的中位随访期间,三组共发现例(15.2%)癌症病例。其中胃肠道及肝胆癌例(50.6%)(其中胃肠道癌74例,肝胆胰癌57例),肺癌66例(25.5%),35例(13.5%)泌尿生殖系统癌症(包括20例妇科肿瘤),以及27例(10.4%)其他类型的癌症,包括骨癌、皮肤癌、脑癌、口腔癌和血液系统癌。NGT、IGT、新诊断为糖尿病(NDM)组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6.06、6.77、7.18/人年(P=0.02)[3]。

图3.癌症的累积发病率。HR根据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和BMI进行了调整。白色圆圈代表糖尿病组,黑色圆圈代表IGT组,方块代表NGT组。HR,风险比;IGT,葡萄糖耐量受损;NDM: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NGT,正常葡萄糖耐受不良[3]。

研究团队调整年龄、性别、BMI和吸烟状况后发现,糖尿病组患癌风险与癌症发生显著相关(aHR=1.49,95%CI1.08-2.04,P=0.)(图3)。

仅在IGT组中,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状况、BMI、SBP和生活方式干预后,多变量Cox分析显示血浆胰岛素AUC增加一个SD仍与癌症发生风险显著相关(aHR=1.39,95%CI1.05–1.84,P=0.02)[3]。这表明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长期暴露于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更早发生。由于在IGT人群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糖尿病发病前便已存在多年,因此可视为癌症发展的长期重要因素。

整理所有数据,研究团队得到了如下结论:

1.一旦IGT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患癌症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高血糖达到一定水平后会诱发更强的致癌作用。

2.研究结果强调只有预防糖尿病和消除高胰岛素血症/纠正胰岛素抵抗的完美结合才能有效预防癌症。

糖尿病患者福音:

这些措施可以预防癌症风险!

在前文提及名IGT者的随机试验中,人被分配到干预组,随机接受三种干预措施(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中的一种,另外人被分配到对照组。经过30年的随访,名受试者(94%)接受了结局评估(对照组名,干预组名)。

在30年的随访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中位延迟为3.96年(95%CI1.25-6.67;p=0.),心血管疾病事件更少(风险比0.74,95%CI0.59–0.92;p=0.),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0.65,0.45–0.95;p=0.),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较少(风险比0.67,0.48-0.94;p=0.),全因死亡人数较少(风险比0.74,0.61–0.89;p=0.0),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44年(95%CI0.20–2.68;p=0.)[3]。

研究结论概述为以下三点:

1.饮食干预旨在增加蔬菜摄入量并减少酒精和糖的摄入。

2.运动干预旨在增加休闲时间的体育活动。

3.饮食与运动联合的干预效果最好。

这也再次鼓励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治愈疾病、减少患癌几率的最佳“良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3(4):-.DOI:10./cma.j.cn-1-.

[2]YangHu,ScD,XuehongZhang,MD,ScD,YananMa,PhD,ChenYuan,ScD,MolinWang,PhD,KanaWu,MD,PhD,FredKTabung,MSPH,PhD,DeirdreTobias,ScD,FrankBHu,MD,PhD,EdwardGiovannucci,MD,ScD,MingyangSong,MD,ScD,IncidentType2DiabetesDurationandCancerRisk:AProspectiveStudyinTwoUSCohorts,JNCI: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Volume,Issue4,April,Pages–,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bj/4001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