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腌制食品小心食管癌找上门 78岁的丁奶奶去年年底开始觉得吃东西没什么味道,刚开始也没在意,觉得是自己胃口不好。后来慢慢出现吞咽困难,连喝水都不舒服,胸口还隐隐作痛。医院检查诊断为食管癌,医院治疗。因为年近八十,本身体质也不是很好,手术风险较大,所以最后选择进行放疗。 不良饮食习惯易导致食管癌 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发病率居世界第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70岁,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患者有增多趋势。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指腌制食物摄入过多、喜食烫食、食物粗糙、饮食速度过快等),都会刺激食管,与食管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医生介绍,丁奶奶食管癌的诱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常年爱吃酸菜、腌制食物,而新鲜蔬菜水果却吃得非常少。腌制食品如咸鱼、咸肉、鱼露、虾酱、酸菜、火腿等,在腌制过程中常有霉菌污染。霉菌在体内能促使亚硝酸盐和食物中二级胺含量增加,产生很强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类化合物。过量食用这类食物,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道癌变的几率升高。曾有动物实验证明,用浓缩的酸菜水喂养老鼠,老鼠很易患上食道癌和胃癌。 值得注意的是,香肠和咸肉等肉制品虽然亚硝基化合物含量不高,但食用时也应避免油煎烹调。因为油煎会促进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使其中的亚硝基毗咯烷及二甲基亚硝胺等致癌物含量增高,煎出的油中含量也高。 食管癌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较好 食管癌初期,患者会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吞咽时有疼痛、烧灼感,也有下咽食物的停滞感,有些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这些症状常常间歇发生,时轻时重,会持续数月甚至1到2年。一旦发展成为典型的吞咽困难,则疾病往往已经发展为进展期。进展期和晚期的吞咽困难发展较快,很快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症状。 40岁过后,食管癌发病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60~70岁是高峰期,但千万不要误以为食管癌是老年人的“专利”。加之癌症的潜伏期可长达5到10年,所以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当重视,尤其是男性,因为食管癌发病的男女比例大约为3:1。 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早期癌单纯手术10年生存率超过90%,可以达到治愈的标准。如果患者处于局部晚期或总体病情中期阶段,可以先通过术前放疗、化疗杀死肿瘤细胞,缩小食管肿瘤后再进行手术。对于中期食管癌而言,放、化疗加上手术综合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要好得多。 预防食管癌先要管好自己的嘴 食管癌的预防应从病因上着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下面这几点非常重要: 1、少吃或不吃咸酸菜、腊鱼、腊肉等腌制、烟熏的食物;发霉的米、面、花生、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一定要丢掉;不吃不新鲜或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2、人的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耐受温度为50℃-60℃,为避免烫伤口腔、食管黏膜,减少食管炎、急性胃炎、食管癌的发生机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热烫的食物。吃饭时应细嚼慢咽,可以有效防止过热的食物烫伤食道、胃黏膜。 3、改良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4、补充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硒与锌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高危人群每年定期排查很重要 专家指出,由于食管癌的产生没有特异性,当黏膜发生病变且病灶侵犯了2/3食管时,才会出现吞咽困难,因此,导致90%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 由于此病多在40岁以后发生,因此,专家建议但凡年满40岁、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中曾出现过食管癌患者或者吞咽出现不适者,医院进行胃镜、食管镜检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高危人群必须每年定期排查,单靠平时常规体检是无法发现食管癌的。 食管癌早期“蛛丝马迹”可表现为以下四个信号: 1.进食较干食物时,觉得食物在食管某处有短暂停留,有时好像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这种感觉可以不治而愈,但数日或数周后往往重复出现。 2.常常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 3.进食时胸骨后有轻微不适或疼痛。疼痛较短暂,有时仅持续几秒钟。吃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 4.吞咽时经常无缘无故过早出现上腹部饱胀感。 KK网编辑Ruth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吉林白癜风医院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kje.com/jbbj/20179.html |